25日早盤,滬指在地產、金融等板塊的帶動下拉升走高,再次收復3100點;上漲50指數亦走強,創業板指走勢疲弱,一度跌超1%;兩市半日成交約4600億元,北向資金凈買入超30億元。
截至午間收盤,滬指漲0.39%報3101.43點,深成指跌0.35%,創業板指跌0.89%,上證50指數漲0.74%;兩市合計成交4593億元,北向資金凈買入33.89億元。
盤面上看,地產板塊再度走強,保險、銀行、券商板塊集體拉升,燃氣、煤炭、建材、鋼鐵等板塊上揚;醫藥、軟件、汽車、半導體等板塊走弱;新冠檢測、鈉電池、儲能、鋰礦概念等下挫。
華鑫證券表示,A股延續弱勢調整的格局,目前市場對于利好的反應有所弱化,源于投資者交易情緒的下滑,主要邏輯依然在于可見的多重不確定因素正在擾動市場,且未有證偽的邊際變化邏輯出現,依舊建議投資者繼續控倉等待低吸機會。同時我們依舊強調長周期邏輯當維持樂觀的心態,總量邊際改善的邏輯依然成立,因此3000點下方依然值得配置入場。邏輯在于美國通脹數據的見頂,美債收益率以及美元的走弱,總量角度都是利好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強,此外提升防疫的效率,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也意味著經濟發展有保證,因此,在滬指已經完成日線級別的底部結構背景下,經濟高頻復蘇信號一旦確立,市場有望迎來較為顯性的趨勢性上行。
渤海證券指出,“中國特色估值體系”令國企估值帶來重估預期,而降準政策的即將落地,也有利于平抑無風險利率,為股市帶來更充裕的流動性環境。不過短期疫情數據持續發展和疫情防控的再度收緊,短期抑制市場情緒的持續發酵,行情短期還將反復。不過從更長期看,有利因素正在累積,包括外部環境、疫情防控的更精準預期以及政策對穩地產的支持,則有利于經濟的企穩以及市場信心的逐漸恢復,相對于中長期存在的機會而言,目前市場仍在底部的配置階段。配置方面,一方面,可關注估值重估下的高股息和國資背景重合下的戰略性空間,另一方面,站在明年配置視角下,綜合估值和基本面兩方面因素,可關注政策邊際改善帶來的修復或反轉機會,如地產融資環境明顯改善以“保交樓”下的部分地產鏈——白色家電和房屋建設,以及疫情政策強調精準下,消費需求有望逐步修復下的醫藥服務、食品加工、景點等申萬二級子行業。